由同济大学熊学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撰写的文章《缓粘结预应力筋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于2023年1月在国际专业领域知名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上正式发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是一份致力于建筑和修复领域科研项目以及创新材料应用的国际期刊。

内容摘要:
缓粘结预应力筋(RPSR)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是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基础,对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理论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虑钢绞线直径、混凝土强度、粘结长度和非粘结长度等因素对RPSR的中心拉拔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RPSR的粘结强度和峰点滑移均大于普通钢绞线;RPSR粘结滑移曲线的残余段近似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正弦曲线。圆柱体试件具有较好的约束效果,不易发生劈裂破坏。本文提出了RPSR拔出破坏的条件。通过建立局部坐标系,建立了RPSR受力全过程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反映RPSR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受力全过程。
精彩试读:

更多详情,请点击链接阅读: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0061822036510